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健身还是养身意识都有提高。而随着人们的健身意识提高,大街小巷出现了许多健身房、武道馆、形体房等。那么我们要怎么做能才能健身呢?今天德阳跆拳道协会来说说什么是跆拳?
一、跆拳道的指导
1、指导的含义
跆拳道指导的含义是传授者通过教授活动将跆拳道的要素传授给修炼者,使其理解并吸收。为充分了解所谓“指导”所蕴含的两层意义,明确跆拳道指导的含义是很有必要的。“指导跆拳道”,概括起来就是将跆拳道的全盘技术及动作要领正确传授给修炼者 , 即跆拳专家让初学者学会跆拳道的各种要领。
表面上分析,指导跆拳道可理解为将身体的技术动作传授于学员,但是,这句话更深层的意义则在于思想教育意义的传达。通过跆拳道这项运动,将个人潜能更深、更广泛地发挥出来并将其提高强化。这也意味着以跆拳道为教育途径,使学员能得到身体及精神上的全面多样化的发展。为了这种预期效果,则需要倾注所有心血,付出一切努力去潜心研究。
2、指导的条件
根据相关学术理论,从教育层面分析,跆拳道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意识性:具备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
2. 计划性:树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观念。
3. 人性关注:以学员素质全面提高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4. 价值趋向:意识性和计划性应包含价值指向和因材施教的策略。
(二)跆拳道指导的目的和目标
通常将目的和目标归于同一类,在此有必要将二者区别对待。目的指一般的意图或方向,是纵向的,相对抽象,不容易实现。与之相反,目标则相对具体,为达到某个目的,具体分析内在联系,规划实施步骤,最终确定项目。
修炼跆拳道的目的在于追求正面的积极价值,修炼跆拳道的目标是为实现这个目的所要进行的可行的项目设置。而指导跆拳道的目的和目标则是帮助修炼者实现修炼目的和目标的事业。
跆拳道的指导目的在于通过修炼跆拳道,从身体、精神、社会性三个层面完善人格。
跆拳道的指导目标
身体层面:增强体质
加强防身能力 运动领域的目标
提高运动技能
精神层面:社商提升
情商提升 情感领域的目标
智商提升 智力领域的目标
即使修炼者从身体上、精神上,将目标分化成运动领域、情感领域和智力领域的目标,分步实现。
德阳跆拳道的指导原理,为准确地进行指导,应根据基本原理设定适当的教学方案。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教学方案应在展开教学内容的方法及技术当中寻求。教育便依据这样的方法技术而形成。教育能使人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自我。与此同时,旧经验与新经验也不断重新组合,成为又一个新经验的基础。这种教育所蕴含的原理和提升身体素质的训练原理共同构成跆拳道指导的原理和方法。
1、 意识性原理
意识性原理类似于目的原理和自主自觉性原理,要求先明确目标再去逐步实现,并认为离开了这样的主观意识目标就不可以实现。修炼跆拳道很容易将提升技术定格成唯一的目标而忽视了其他目标。跆拳道需要通过修练身体机能实现学习目的,但必须意识到还有更多其他的目标。
意识性原理规定修炼者要正确理解修炼目标和课题,要明确这种手段和方法所附带的片面效应,才能自主地提升修炼成果。要引导学员积极有意识地参加修炼,掌握跆拳动作及其内涵,逐步接近跆拳道的目标。
2、 自发性原理
有效的跆拳道指导是以学员,即修炼者的自发行为为基础的。过去的跆拳道指导多数是以教练为中心的倾向于指挥性的指导,修炼者自发展开学习非常罕见。指导者应根据修炼者的需要,时而扮演好的引导者,时而成为默契的谈心者,而不是只顾行使权力的指挥者。这样才能使修炼者充分认识到修炼的目标,引导他达成目标。
3、个人差异、性格差异
个人差异又称个性差异原理,是指无论集体或个人,都应根据其性格、年龄、健康状况、体力水准和心理特点,具体制定指导方案的原理。目前,跆拳道指导采取先进行年龄差别化的集体指导,再根据修炼过程中所达到的段位数再次分班指导或个别进行指导(品势修炼)。这无疑是考虑了个人差异因素的,但进一步分析,便可意识到有必要考虑更多的个性差异。此外,为了竞赛选手能从修炼形式、强度、时间和方法等方面得到更高层次的锻炼,必须从修炼者的性别、受年龄影响的熟练程度、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通常学员的个性会在反复的教育观察、评价及意识性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
5、社会化原理
社会化原理的核心是,主张集体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融入到集体中边竞争边学习比起个别学习,效率更高一筹。虽然理论上自己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本是原则,而事实上集体学习取得更显著成绩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
理所当然地以为社会化原理就是个性差异原理的反面是不正确的。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个性差异本身是被社会关系所认可的,也正是为了更好地舒展个性才去进行社会化管理的。在这一点上,两个原理毫无矛盾,且可并用。
汗流浃背一同活跃在训练场上的情景,隐含着修炼者们互帮互助共同竞争共同提高的原理,跆拳竞技场上,这个原理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6、兴趣原理
这个原理体现的是,尊重学员的兴趣取向,唤起自发的学习欲望,可使学习变得容易且气氛活跃。
兴趣是指心理上自发地促使修炼跆拳道的心理技能,正确运用这个原理可使修炼者更加积极地修炼跆拳道。兴趣分为对跆拳道修炼本身的好奇(对品势、对打等动作的好奇)和心血来潮式的短暂不持久的好奇,指导者应致力于挖掘修炼者内在的根本兴趣,谨慎加以引导,避免错误的兴趣误导学员。
7、全面性原理
全面性原理的主旨是,为了提高学习指导效率,要统一贯穿学习内容,使知育、德育、体育等教育作用合成一体显现出来,要根据个人进展情况,运用贯穿统一的指导方法,达到人性修养与健身的和合结果。
跆拳道修炼者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跆拳防身术、肌肉韧性、持久力、柔软性和肌肉张弛力等体力与健康要素的发展和《跆拳道精神》中提到的人格与精神魅力的发展。
这种全面性原理对于年少者尤为重要。道场或其他教育机关应特别关注幼儿部学员们的指导。这是因为教育初期带给学员后期的影响非常大,若稍有不慎,酿成白纸乱作画的误导性错误,后果将波及学员的一生。小时候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将来拥有强健体魄和高水准运动成就的基础,也是实现个人理想所必备的基本要素。
8、连续性原理
连续性原理的核心是,循序渐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是持续性的,故应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制定适当的指导方针。即为了避免过犹不及,有必要拟定修炼计划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
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在于运动技能和体力的提升。这又分为渐进性原理、反复性原理和继续性原理。
简要概括就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教育、反复进行练习、以及长期有计划的修炼齐头并进,才能使期待效果应验。
9、创造性原理
这个原理与意识性原理一脉相承,强调根据代表学员性格与能力的球心性与活动性发挥出来的创造性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正因如此,教育中常常强调创造性教育。
多数跆拳道指导通用着先把动作方法和要领说明、示范给学员后,机械式的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然而,如何正确引导修炼者自觉地思考“为什么动作不协调?”、“怎样才能更协调?”显得更为重要。总的来说,学习指导应以学员的自发性学习为基础,通过表现性与创造性的经验而形成。这一点是创造性原理所强调的。
10、评价原理
评价原理的主旨是,不断给予学员阶段性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员积极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评价能唤起学员对目标的自觉,带给学员进步的快乐,强化其修炼动机。
跆拳人士都经历过升段考试合格后将黑带系于腰间那一刻喷涌而至的强烈的快感。在道场上专心演练,接受教练的审查,去中央道场国技院接受升段审查,都是学员认识自己学习成果的绝好机会。而相对于只给出合格或不合格这样的简单结果,对比之下,让修炼者明确哪些做得出色,哪些比较逊色,无疑更有意义。
德阳跆拳道协会积极开展,德阳幼儿跆拳道、德阳儿童跆拳道、德阳青少年跆拳道培训提高我市跆拳道运动水平,培养跆拳道后备人才。同时开展我市群众性跆拳道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上一条: 德阳跆拳道介绍跆拳道格挡技术
下一条: 德阳跆拳道介绍跆拳道级位与段位
版权所有:德阳市跆拳道协会手机版 电子邮箱:276340963@qq.com
地址:德阳市泰山南路147号 :13778208800 手机:13778208800
德阳跆拳道|德阳少儿跆拳道|德阳幼儿跆拳道|德阳儿童跆拳道|德阳成人跆拳道